病理免疫組化(IHC)檢查是當今腫瘤精準醫(yī)療的重要工具,對判定腫瘤來源、類型、惡性程度、耐藥和預后有很大幫助。以下是按字母順序整理的臨床IHC常規(guī)檢查指標與腫瘤相關標志物的臨床意義:
項目 |
臨 床 意 義 |
Actin |
肌動蛋白,間葉組織來源標記,平滑肌、血管內皮、肌上皮組織表達。 |
AE1/AE3 |
細胞角蛋白AE1/AE3,標記上皮及上皮來源的腫瘤,鑒別和判斷轉移性腫瘤是否為上皮源性,如膽管細胞陽性,肝細胞陰性,鑒別肝癌和膽管癌。 |
AFP |
甲胎蛋白,肝癌細胞表達,胃和肝臟同時腫瘤時,胃肝樣腺癌HepPar-1、AFP、CK19 和 CDX-2等4 種不同程度陽性表達,而肝細胞癌CK19 和CDX-2不表達。 |
ALK |
間變型淋巴瘤激酶,用于淋巴造血來源標記,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、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和炎癥性肌纖維母細胞瘤的診斷。 |
AMACR |
甲基?;o酶A消旋酶,癌特異性指標,只存在于癌癥組織。結腸直腸癌、卵巢癌、乳腺癌、膀胱癌、肺癌、淋巴瘤和黑素瘤等過度表達 ,以結直腸癌和前列腺癌表達最高。 |
Bax |
促進凋亡蛋白,同F(xiàn)as/FasL。 |
Bcl-2
|
抑制細胞凋亡相關基因-2,腫瘤預后指標,高表達者對多數(shù)抗癌藥物、放射治療耐受,高表達者預后差。 |
Bcl-6 |
B淋巴細胞凋亡相關基因-6,抑制細胞凋亡作用,淋巴造血細胞來源標記,用于B淋巴瘤診斷。 |
Bel-XL |
抑制細胞凋亡相關基因-XL,Bcl-2 抑制細胞凋亡基因家族成員之一,作用同Bcl-2 。 |
Cam5.2 |
人角蛋白抗原決定簇,正常分泌上皮表達,復層鱗狀上皮不表達,用于鑒別腺癌和鱗癌。 |
CD10 |
分化簇10,間葉組織來源標記,未成熟淋巴細胞陽性表達, 用于B細胞淋巴瘤、慢性髓性白血病等診斷,某些非造血腫瘤子宮內膜間質肉瘤、惡性黑色素瘤、腎細胞癌也可陽性。 |
CD117 |
分化簇117,間葉組織來源標記,胃腸間質瘤細胞陽性表達,陽性者可用格列衛(wèi)靶向治療。某些腫瘤如黑色瘤、白血病、皮膚纖維瘤、血管肉瘤、尤文氏瘤、膠質瘤也可陽性。 |
CD14 |
脂多糖LPS受體,單核細胞、巨噬細胞等細胞表面分化抗原,用于單核細胞和組織細胞相關病的鑒別診斷。 |
CD15 |
半乳糖、巖藻糖和N-乙酰葡萄糖組成的碳水化合物抗原,又稱半抗原χ,是粒/單核細胞相關抗原標記,成熟粒細胞、激活的淋巴細胞(主要是T淋巴細胞)、R-S細胞、大多數(shù)腺癌等陽性表達。用于霍奇金淋巴瘤、胃癌、結直腸癌、甲狀腺癌、乳腺癌等診斷。表達隨癌細胞分化程度下降、淋巴結轉移和臨床分期增高而明顯增高,判斷腫瘤的發(fā)展、預測淋巴結轉移和預后良好 指標。 |
CD1a |
樹突狀細胞DC表面抗原遞呈分子,DC發(fā)揮抗腫瘤免疫作用的特征標記,腫瘤組織表達減少,腫瘤細胞逃脫免疫監(jiān)視,惡性程度高預后差。 |
CD20 L26 |
分化簇20,淋巴組織源性標記,B細胞標記抗體。用于B淋巴瘤診斷,陽性者可用Rituxan或 Zavalin靶向治療。 |
CD3 |
T細胞的共受體是一種蛋白質復合物,標記胸腺細胞、T淋巴細胞,用于T細胞淋巴瘤診斷。 |
CD31 |
分化簇31,血管內皮表達。CD31是血管內皮分化的標志,現(xiàn)在強陽性提示腫瘤細胞具有血管內皮分化,而CD34是間質起源,用在血管腫瘤診斷時提示血管腫瘤起源。 |
CD34 |
分化簇34,間葉組織來源標記,血管內皮細胞表達用于血管源性腫瘤的診斷,胃腸間質瘤、乳腺葉狀腫瘤、孤立性纖維腫瘤、黏液性脂肪瘤可陽性。而CD31強陽提示腫瘤細胞具有血管內皮分化。 |
CD44 |
分化簇44,跨膜糖蛋白分子,腫瘤預后指標,CD44s透明質酸受體,結合透明質酸后影響腫瘤的生長和轉移。 CD44v 淋巴轉移的腫瘤細胞表達,提示腫瘤細胞的侵襲性與易轉移性強。 |
CD45 CD45RA CD45RO |
分化簇45,淋巴組織源性標記,T細胞標記抗體,白細胞共同抗原Ⅰ型跨膜蛋白, 在機體免疫應答中,CD45RA 陽性T 細胞遇抗原刺激后以增殖反應為主,CD45RO 陽性 T 細胞以分泌細胞因子產(chǎn)生免疫效應為主。用于自身免疫疾病診斷和隨訪。 |
CD56 |
分化簇56,神經(jīng)內分泌標記,神經(jīng)細胞黏附分子陽性表達,用于神經(jīng)外胚層細胞來源星型細胞瘤、神經(jīng)母胞瘤、神經(jīng)內分泌腫瘤診斷。NK細胞瘤、小細胞肺癌也可陽性。 |
CD68 |
分化簇68,淋巴組織源性標,骨髓和神經(jīng)組織巨噬細胞源表達,用于粒細胞白血病、單核細胞白血病、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診斷。 |
CD79-a |
B淋巴細胞抗原受體復合物,B淋巴組織源性標記,用于B細胞淋巴瘤的診斷。 |
CD99 |
分化簇99,小圓細胞標記,用于神經(jīng)外胚層腫瘤骨尤文肉瘤診斷,其它腫瘤特異性差。 |
CEA |
癌胚抗原,上皮來原標記,用于內胚層來源發(fā)腫瘤如胃癌、腸道癌、胰腺癌和肺腺癌等診斷,少量成人上皮細胞和良性腫瘤亦可表達。 |
C-erbB-2 Neu HER-2 |
原癌基因蛋白表達產(chǎn)物P185,增殖活性標記,乳腺癌、卵巢癌、胃癌、食管癌、涎腺腫瘤、肺癌、膽管癌、膀胱癌、前列腺癌、結直腸癌等均有陽性表達。表達越高多藥耐藥可能越大、惡性程度越高。乳腺癌ER、PE、C-erbB-2同時陽性三苯氧胺治療效果不好,但提示可以Herceptin赫賽汀治療。 |
CgA |
嗜鉻蛋白顆粒A,神經(jīng)內分泌細胞標記,幾乎所有的神經(jīng)內分泌腫瘤中均可檢測到嗜鉻素。用于于所有含有顆粒的內分泌細胞和神經(jīng)內分泌細胞來源的腫瘤的診斷。 |
Chr |
嗜鉻素,神經(jīng)內分泌腫瘤標記,用于神經(jīng)內分泌腫瘤診斷,鑒別腎上腺髓質和皮質源腫瘤。 |
CK |
細胞角蛋白,上皮來源標記,鑒別和判斷轉移性腫瘤是否為上皮源性。 |
CK14 |
細胞角蛋白14,肌上皮來源標記,用于鑒別腫瘤基底細胞上皮和肌上皮來源,鱗狀上皮也可陽性表達。 |
CK18 |
細胞角蛋白18,上皮性腫瘤標記,各種單層上皮包括腺上皮標記,診斷小細胞癌、胸腺瘤、梭形細胞癌、肝細胞癌診斷;復層鱗狀上皮陰性,用于鑒別鱗癌。 |
CK19 |
細胞角蛋白19,上皮性腫瘤標記,單層上皮和間皮標記,常用于腺癌診斷,肝細胞不表達,膽管上皮陽性反應,鑒別肝癌和膽管癌。 |
CK20 |
細胞角蛋白20,胃腸上皮移行上皮Merkel細胞來源標記,用于胃腸道腺癌、卵巢黏液性腫瘤、皮膚Merkel細胞癌診斷,鱗癌、乳腺癌、肺癌、子宮內膜/卵巢非黏液性腫瘤、神經(jīng)內分泌腫瘤常陰性用于鑒別。 |
CK5/6 |
細胞角蛋白5/6,上皮來源標記,鱗狀上皮和導管上皮的基底細胞以及部分的鱗狀上皮生發(fā)層細胞、肌上皮細胞和間皮細胞陽性,腺上皮細胞陰性,用于鱗癌和腺癌、間皮瘤和腺癌的鑒別診斷,支氣管上皮基底細胞、間皮;鱗癌、大細胞癌、移行細胞癌、間皮瘤陽性。大多數(shù)腺癌為陰性。 |
CK7 |
細胞角蛋白7,上皮來源標記,通常在腺癌中表達,腺上皮和移行上皮細胞表達,非上皮來源細胞無表達。在卵巢、乳腺和肺的腺癌呈陽性反應,而胃腸道的腺癌陰性。用于卵巢、肺和乳腺癌診斷,結腸、前列腺、胃腸道上皮陰性用于鑒別診斷。 |
CKH |
高分子角蛋白,鱗狀細胞腫瘤標記,用于鱗狀細胞腫瘤診斷。 |
CKL |
低分之角蛋白,單層上皮、腺上皮標記,用于腺上皮來源腫瘤診斷。 |
CK-Pan |
上皮來源標記,同AE1/AE3 |
CT |
降鈣素, 內分泌細胞標標記,用于甲狀腺髓樣癌診斷。 |
Des Desmin |
結蛋白,間葉組織來源標記,平滑肌和橫紋肌可檢測到結蛋白,用于平滑肌、骨骼肌細胞和肌上皮細胞腫瘤診斷,高分化高表達、低分化低表達。 |
DOG-1 |
間葉組織來源標記,用于源于 Cajal 細胞胃腸間質瘤診斷。 |
E-Ca |
E鈣粘附蛋白,腫瘤增殖活性與凋亡標記,陽性表達細胞之間連接的破壞,腫瘤侵襲和轉移性強。 |
EGRF |
抗表皮生長因子,結直腸癌表達陽性可用Erbitux(Cetuximab)愛必妥(西妥昔單)抗靶向治療。 |
EK |
表皮角蛋白,上皮性腫瘤診斷標記,用于鱗狀上皮或高分化鱗癌診斷。 |
EMA |
上皮膜抗原,上皮來源標記,廣泛分布于各種上皮細胞,低/未分化上皮高表達;用于多數(shù)的癌、間皮瘤、滑膜肉瘤和上皮樣肉瘤等,間變大細胞、惡性橫紋肌樣瘤也可陽性。淋巴瘤、黑色素瘤和軟組織腫瘤陰性表達。過表達與腫瘤侵襲程度有關。 |
ER |
雌激素受體,內分泌細胞標記,腫瘤組織陽性率越高,腫瘤對內分泌治療越有效,預后越好。 |
Fas FasL |
T細胞表面促進凋亡蛋白,維持T細胞總量平衡,T細胞標記,過少表達與免疫功能紊亂、淋巴結脾腫大、多種自身免疫疾病相關,過度表達T細胞易被CTL識別殺傷免疫功能低下。 |
GA733 |
腫瘤相關抗原,編碼上皮糖蛋白 40,上皮細胞黏附分子(EP-CAM),對上皮細胞的生長與分化起著重要作用。多種腫瘤可有 GA733 表達,尤其是乳腺癌、結腸癌及肺癌等。非小細胞肺癌手術切除淋巴結中隱匿性微轉移灶表達陽性預后差。結腸癌細胞膜及細胞漿表達預后較基膜側的表達為差。 |
GFAP |
膠質纖維酸性蛋白,神經(jīng)來源標記,腦膠質細胞陽性表達,多用于星形膠質瘤診斷。 |
GST-π |
谷光甘肽S轉移酶(GST π)多藥耐藥相關基因表達產(chǎn)物,:陽性率越高對下列藥物耐藥性越強:阿霉素、順鉑、氮芥、環(huán)磷酰胺、瘤可寧。谷光甘肽S轉移酶--解毒作用--胞漿--陽性率越高,對下列藥物耐藥性越強:阿霉素、順鉑、氮芥、環(huán)磷酰胺、瘤可寧。 |
HAS |
上皮來源標記,用于判斷上皮來源腫瘤。 |
HBME1 |
間皮細胞標記,鑒別間皮瘤與腺癌參考,間皮瘤為厚膜型,腺癌為薄膜型或胞漿著色。 |
HCG |
性腺來源標記,用于判斷性腺上皮來源腫瘤。 |
Hep par1 |
肝細胞抗原,正常肝細胞和高分化肝細胞癌陽性,低分化肝細胞癌多弱陽性或陰性。HepPar肝細胞抗原,在正常肝細胞和高分化肝細胞癌陽性,低分化肝細胞癌多弱陽性或陰性。 |
HER-2 |
原癌基因,同C-erbB-2,胃癌生物學行為及預后的指標,HER-2 (3+)及 HER-2 (2+)時應進一步 FISH 檢測分析 HER-2基因狀態(tài),野生型可用赫賽汀靶向治療。 |
HMB45 |
上皮性腫瘤標記,惡性黑色素瘤陽性表達。 |
Inhibin-a |
性腺來源標記,判斷性腺上皮來源腫瘤。 |
Ki-67 |
Ki-67,細胞增殖標志,細胞周期 G1、S、G2、M 期表達,G0 期缺如,陽性率越高,腫瘤增殖越快,分化差、浸潤轉移快、預后差,共認的腫瘤預后指標。 |
LCA |
詳見CD45,淋巴組織源性標記,淋巴網(wǎng)狀細胞一線標記抗體 |
LH |
性腺來源標記,判斷性腺上皮來源腫瘤。 |
MDR P-gp |
多藥耐藥(MDR)基因編碼P-糖蛋白(P-170),蛋白位于細胞膜上,有藥物泵作用,將進入細胞的藥物泵出細胞外而使細胞產(chǎn)生耐藥,陽性率越高對下列藥物耐藥性越強:阿霉素、柔紅霉素、表阿霉素、米托蒽醌、長春花堿、長春新堿、紫彬醇、泰素帝。 |
Melan A |
間葉組織來源標記,用于黑色素細胞瘤診斷和轉移性腫瘤的鑒別診斷,比HMB-45敏感。 |
MNF-116 |
細胞角蛋白共同的抗原決定簇,上皮來源一線標記,用于鱗癌、小細胞癌、肉瘤樣癌/梭形細胞癌、腺癌、間皮瘤(纖維狀細胞)、滑膜肉瘤、血管腫瘤、平滑肌腫瘤和漿細胞瘤等診斷。 |
MOC-31 |
上皮細胞來源標記,大多數(shù)腺癌為陽性,而間皮瘤通常為陰性。 |
MRP1 |
ABCC1基因表達的多藥耐藥相關蛋白,藥泵作用,肺癌、乳腺癌、前列腺癌等腫瘤陽性表達,化療敏感性差、預后不良。 |
MSA |
肌特異性肌動蛋白,廣泛分布于幾乎所有肌型細胞中用于肌源性來源腫瘤鑒別。 |
MSI |
微衛(wèi)星不穩(wěn)定性,遺傳性結直腸癌如陽性表達,90%診斷 Lynch綜合征(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,錯配修復基因胚系突變)和 10-15%診斷散發(fā)性MSI陽性結直腸癌(錯配修復基因MLH1基因啟動子甲基化)。 |
mtp53 |
同Bcl-2 |
Myosin |
肌紅蛋白,間葉組織來源標記,用于橫紋肌來源腫瘤鑒別。 |
Myotlobin |
肌球蛋白,間葉組織來源標記,用于橫紋肌來源腫瘤鑒別。 |
NESTIN |
神經(jīng)組織源性標記,用于神經(jīng)干細胞來源腫瘤鑒別。 |
NEU |
同Her-2, C-erbB-2 |
NF |
神經(jīng)纖維細絲蛋白,神經(jīng)組織源性標記,用于神經(jīng)組織源性腫瘤鑒別。 |
Nm23 |
轉移抑制基因,其陽性表達和腫瘤轉移呈負相關。用于乳腺癌、非小細胞肺癌、胃癌、大腸癌、肝癌、喉癌等檢測,高表達患者淋巴結轉移率相對較低,存活期相對較長。 |
N-myc |
是MYCN表達的一種螺旋蛋白,能導致腫瘤發(fā)生,多種腫瘤陽性表達,過度陽性表達如肺小細胞癌和神經(jīng)母細胞瘤等化療反應差,病情進展快。 |
NSE |
神經(jīng)內分泌腫瘤標記,神經(jīng)原特異性烯醇化酶,神經(jīng)內分泌腫瘤陽性表達 |
Ost |
成骨素,骨化細胞陽性表達,用于骨腫瘤診斷。 |
P16 |
P16蛋白,上皮性腫瘤標記,用于宮頸癌預后判斷,陽性表達者預后差。 |
P504S |
上皮性腫瘤標記,甲?;o酶A,前列腺癌陽性表達,敏感性97%,特異性為100%。 |
P53 Mtp53 |
一種抑癌基因,人類研究最多的基因,分野生型(Wtp53)和突變型(Mtp53)。野生型Wtp53因微量免疫組化難以檢測,正常參與細胞從G0期進入G1期的負調節(jié),而控制細胞的增生,同時誘導細胞的程序性死亡。突變型Mtp53能夠被免疫組化測定,突變后則喪失了啟動細胞凋亡的能力。突變型p53高表達,細胞的高度增生、分化程度差分化、惡性程度越高、預后不良,公認預后差指標之一。 |
P63 |
新發(fā)現(xiàn)抑癌基因表達蛋白,細胞周期中的剎車裝置,一旦失靈則會導致細胞惡性增殖,導致惡性腫瘤發(fā)生,陽性表達提示預后好。 |
PCNA |
增殖細胞核抗原,增殖活性與凋亡標記,陽性表達腫瘤增殖快、預后差,目前公認的腫瘤預后差指標之一。 |
P-gp |
同MDR。 |
PH |
甲狀旁腺素標記, 甲狀旁腺腫瘤陽性表達 |
PLAP |
性腺來源標記,判斷性腺來源腫瘤。 |
PR |
孕激素受體,內分泌細胞標記,腫瘤組織陽性率越高,腫瘤對內分泌治療越有效,預后越好。 |
PS2 |
雌激素調節(jié)蛋白,增殖活性標記,表達和ER表達有關,可作為內分泌治療和預后判斷的指標之一。 |
PSA |
內分泌細胞標記,用于前列腺癌來源腫瘤的判斷。 |
Rb |
Rb基因表達蛋白,腫瘤抑制蛋白,抑制腫瘤細胞周期,但對多數(shù)腫瘤無作用,陽性表達意義尚不清。 |
S-100 |
神經(jīng)組織來源標記,神經(jīng)組織周圍神經(jīng)雪旺氏細胞陽性表達,神經(jīng)內分泌腫瘤、垂體瘤、頸動脈體、腎上腺髓質、唾液腺、少數(shù)間葉組織陽性表達,用于神經(jīng)鞘瘤、惡黑、脂肪肉瘤、軟骨腫瘤診斷。 |
SMA |
平滑肌肌動蛋白,間時組織來源標記,用于平滑肌來源腫瘤診斷。 |
SP |
表面活性蛋白,肺表面活性物質含,用于細支氣管肺泡癌診斷。 |
Survivin |
抑制凋亡蛋白家族的新成員,具有腫瘤特異性,只表達于腫瘤和胚胎組織,且與腫瘤細胞的分化增殖及浸潤轉移密切相關,腫瘤組織陽性表達者腫瘤浸潤轉移率高,預后差。 |
Syn |
突觸素,存在于神經(jīng)元突觸前囊泡膜,神經(jīng)性和上皮性神經(jīng)內分泌腫瘤的特異性標志,用于神經(jīng)內分泌腫瘤診斷。 |
Tg |
甲狀腺球蛋白,甲狀腺癌 Tg 陽性表達。 |
TGA72 |
腫瘤相關抗原72,多種惡性上皮性腫瘤表達,尤其是乳腺癌、卵巢癌和結腸癌。正常上皮細胞、肉瘤、淋巴造血系統(tǒng)腫瘤通常陰性。乳腺癌高表達與腫瘤體積大、淋巴結轉移瘤細胞分化差及高增殖活性有關。 |
TOPOⅡ |
拓撲異構酶Ⅱ,多藥耐藥相關基因表達產(chǎn)物,陽性率越高對VP16、替尼泊苷、玫瑰樹堿、新霉素、柔紅霉素、表阿霉素、阿霉素、VM26等藥物越有效。 |
TS |
胸苷合成酶(TS),5-FU重要作用靶點,陽性++以上,提示腫瘤細胞對5FU耐藥。 |
TTF-1 |
甲狀腺轉錄因子-1,甲狀腺腺上皮和肺的上皮細胞表達,用于大多數(shù)肺小細胞癌、腺癌、少部分大細胞癌、大多數(shù)非典型神經(jīng)內分泌腫瘤診斷,而肺鱗癌及絕大多數(shù)典型類癌陰性。非小細胞肺癌陽性表達強度與預后成呈負相關。甲狀腺和良性腺瘤表達多,甲狀腺乳頭狀癌與濾泡癌中表達少,未分化癌中不表達,惡性甲狀腺病表達強度隨年齡增加而增強,而且病變存瘤期長,復發(fā)機率高。 |
VGEF |
抗血管內皮生因子,轉移性結直腸癌表達陽性可用Avastin(Bevacizumab)安維汀(貝伐單抗)靶向治療。 |
Villin |
絨毛蛋白,刷狀緣的上皮細胞表達,胃腸道癌、胰腺癌、肝癌、膽囊癌和膽管癌陽性表達率高,子宮內膜樣腺癌、卵巢粘液性癌、腎細胞癌和小部分肺癌、肺類癌、甲狀腺髓樣癌和美克爾細胞瘤也可陽性表達。陰性表達胃腸道、胰腺、膽囊或膽管、乳腺癌、卵巢漿液性癌、尿道移行細胞癌和前列腺癌、間皮瘤來源可能性極低。胃腸類癌陽性,胰腺胰島細胞瘤陰性用于鑒別。 |
Vim Vimentin |
波形蛋白,所有間質細胞均有表達,是正常間葉細胞及其來源的腫瘤的特異性標志,在許多上皮細胞及其腫瘤中可與細胞角蛋白共表達。用于間皮瘤與腺癌鑒別,波形蛋白在間皮瘤中更常見與細胞角蛋白共表達。同時也是診斷有用的“對照標記”。 |
整理自網(wǎng)絡